高密市教体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部署要求,以“四减一增”为突破口,创新打造“134”助学贷款服务机制——锚定“一次办好”目标,聚焦“宣传覆盖、需求精准、流程严控”三个维度,构建“组织领导、智慧办理、暖心服务、专业保障”四大机制,推动助学贷款办理“零跑腿、零延误、零差错”,架起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求学圆梦的“暖心桥”。
锚定“一次办好”核心目标,以高效服务打通惠民通道。高密市锚定“一次办好”核心目标,从群众办事体验出发,通过全流程服务再造实现效能突破。一是首贷服务“跑一次”。首贷学生材料齐全即刻办结,实现“最多跑一次”高效服务。二是续贷服务“零跑腿”。续贷学生借助手机APP完成“零跑腿”办理,打造指尖上的便捷体验。三是特殊群体“上门办”。针对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学生家长创新“上门办”服务,工作人员携带移动设备入户办理。四是服务保障“三到位”。配套首问负责制“即时答”、错峰办理“分流办”、24小时热线“全天应”等保障措施,真正让惠民服务从承诺变为现实,打通助学贷款“最后一公里”。
筑牢三个关键维度,以精准施策夯实服务基础。一是宣传覆盖维度,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矩阵。高考前1个月向八千二百余名毕业生发放政策手册,通过班级群、校园公众号推送电子版指南,组织主题班会播放解读短视频,并对10类重点群体开展“一对一”解读,实现政策宣传全覆盖。二是需求精准维度,提前开展预申请工作。5月份组织8所高中、中专提前摸排脱贫享受政策、低保等10类学生需求,建立预申请机制,精准锁定服务对象,有效提升办理效率。三是流程严控维度,建立全链条审核机制。创建“材料审核—扫描上传—合同签订—证明打印”标准化流程,设置专人专岗负责首贷、续贷全流程审核复核,实行每日问题会商机制,形成“受理—后续服务”闭环管理,确保业务办理零差错。
构建四大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助学贷款服务效能。一是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市长、局长、校长“三长负责制”工作体系,由市领导统筹,相关部门及乡镇协同,市教体局专项领导小组主导,定期会商推进贷款全流程工作,形成市镇校三级联动服务网络。二是智慧办理机制。依托预申请大数据系统精准对接需求,全面推行线上签批、掌上办理等数字化服务模式,实现“数据跑腿”替代“群众跑路”。三是暖心服务机制。投入20万元升级服务大厅硬件设施,配备专用设备、休息区、防暑药品,选拔培训10名优秀志愿者“以优带新”提供专业化引导,用贴心环境和专业服务传递温度。四是专业保障机制。严格执行业务标准,建立涵盖就学信息变更、还款指导等全周期的标准化服务流程,通过每日会商、经验交流等机制持续优化服务,确保业务单次办理成功率100%。
高密市创新实施的“134”工作机制成效显著,助学贷款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1.06亿元,惠及12173名大学生,贷款回收率高达99.9%,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创新做法作为全省典型案例,在国家及省级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推广。中国教育新闻网、大众新闻网等主流媒体报道了我市助学贷款工作的先进经验,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60号 邮编:250011 联系电话:0531-51793720 邮箱:sdzizhuxc@163.com
版权所有: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鲁ICP备09068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