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浸润青春,实践赋能振兴
茶叶采摘助农研学实践活动
为深化资助育人实效,探索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实践深度融合的新路径,7月21日,山东科技大学资助育人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青岛市海青镇,开展采茶助农研学实践活动。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采茶体验,更是青年学子扎根大地、服务乡村的生动实践,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动能。
清晨的茶园里,微光与茶香交织。在当地茶农的指导下,学生们认真学习采茶技巧,顶着烈日投入劳作。指尖与嫩芽的触碰,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一芽一叶皆辛苦”。与茶农的交流中,同学们了解到采茶需赶在清晨的诀窍,更感受到他们对土地的热爱与坚守。采摘结束后,团队前往炒茶车间,在机器轰鸣中观摩杀青、炒香等工序,近距离感受传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采茶助农研学实践活动,是山东科技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资助育人工作的具体举措。通过此次资助育人活动,不仅锤炼了学生的劳动技能,更厚植了乡土情怀,坚定了以青春智慧和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信念。未来,山东科技大学将进一步丰富资助育人形式,持续深耕实践活动,为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人才搭建平台,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
青春暖夕阳,劳动传温情
资助育人社会实践团队
赴中康颐养护理院
7月23日,山东科技大学资助育人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中康颐养护理院,以“巧手制艾锤”为纽带,在温情互动中,搭建起青春与暮年的对话桥梁,让资助育人社会实践在服务社会中彰显深度与温度。
活动室里,艾草的清香与棉布的柔软交织成独特的温暖气场。“先把艾草装进布袋,木棍要握稳喽,棉线绕紧才不容易散”,志愿者们俯身为老人演示艾锤制作步骤,声音里满是耐心。面对眼神欠佳的奶奶,志愿者轻轻握住她的手,顺着指尖的力道引导艾草归位;遇到动作稍缓的爷爷,便放慢节奏陪他唠起家常,“这艾草锤可是夏天的‘宝贝’,驱蚊又能捶背,您用着顺手,我们就高兴”。一句句贴心话驱散了陌生感,让手工制作变成了代际交流的温馨课堂。当带着温度的艾锤在手中成型,当合影时老人紧握的双手不愿松开,那句“你们来陪我,心里更暖”,道破了活动的深层意义——志愿服务从来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青年与长者之间爱的双向奔赴,是劳动教育与品德培育的自然融合。
此次活动以小切口实现大育人,将资助育人的内涵延伸至社会服务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在传递温暖中理解“感恩”的分量,在陪伴中懂得“责任”的深意。这种“物质资助—精神成长—反哺社会”的育人链条,正是山东科技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
青春的脚步不停,传承的力量不息。未来,山东科技大学将持续以社会实践为抓手,让更多青年在服务他人中锤炼品德、在代际对话中感悟担当,让资助育人的成果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绽放更持久的光芒。
暑假资助育人社会实践
走进四方机车厂
山东科技大学组织资助育人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中车四方历史文化馆,学习并了解四方机车厂发展的历史脉络,为感悟工匠精神,增强学生对工业、文化、科学家精神的认识。
走进四方机车厂历史文化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先辈们对于中国火车的题词,这些题词或是鼓励或是点拨,全部都是对中国火车事业发展的殷殷期待。展馆的主体部分,展示了四方机车厂成立的屈辱历史背景。建国后,国人不断学习、钻研,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国产蒸汽机车、中国第一列双层客车......我们国家从“车马慢”的从前,走向“乘风好去”的万里山河,四方机车厂见证了现代科技将古人的浪漫想象变为现实的历史。
此次研学活动让历史的温度与时代的脉搏在学生心中同频共振,大家不仅触摸了四方机车厂从屈辱中诞生、在奋斗中崛起的厚重历史,更深刻体悟了代代铁路人矢志不渝的“科技报国”精神。未来,山东科技大学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研学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沉浸式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以青春之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60号 邮编:250011 联系电话:0531-51793720 邮箱:sdzizhuxc@163.com
版权所有: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鲁ICP备09068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