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行走的资助课堂”,让红色基因与科创梦想同频共振


作者:管理员 来源:网站管理部门 发布时间:2025/7/22 阅读次数:80

登陆后才能查看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发展型资助”理念,近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济南职业学院与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三校联合开展“千年文脉,遇见南京”主题资助育人研学活动。


照片1.jpg


红色铸魂:

在历史现场上一堂“大思政课”



研学首站直击心灵深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一幅幅血泪图片、一件件历史文物、一段段幸存者证言,构成震撼人心的历史教科书。同学们驻足凝视,凝重的氛围中,和平的信念在心底生根。


南京雨花台,苍松翠柏间,烈士纪念碑与群雕庄严肃穆。同学们敬献花篮、整齐列队默哀,在讲解员的讲述中感悟革命先烈“为理想燃尽生命”的赤诚。从苦难记忆到英雄壮歌,红色基因的传承让“青春使命”有了更具象的注解。


照片2.jpg



文脉寻踪:

在古今对话中读懂“何以中国”


老门东的青石板路,踏出千年古都的烟火气。同学们穿梭在历史文化街区,看灰墙黛瓦与现代商铺相映,感受“六朝金粉地”的古今交融。转角遇见先锋书店,书架间的墨香与建筑的工业风碰撞出独特韵味,同学们手捧书籍静静品读,在快节奏时代重拾阅读的纯粹。



南京博物院的展厅里,时光在此凝结。从新石器时代的陶罐到明清官窑的瓷器,从民国街景复原到书画卷轴的笔墨丹青,文物诉说着中华文明的延续性。“隔着玻璃触摸历史的温度,才懂何为‘薪火相传’。”吕喜伟同学在参观笔记中感叹。



登临明城墙,斑驳城砖记录着600余年沧桑。讲解员细说糯米灰浆的建造智慧与历代修缮故事。同学们凭栏远眺,城内外高楼与古建筑交相辉映,在砖石的触感中读懂先民的匠心。而乘轮渡溯江寻踪时,江风裹挟着朱自清笔下的文字意境,浦东火车站的新旧变迁,让文学记忆与现实场景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科创赋能:

在知行合一中点燃奋斗之志


走进南京集成电路创新科技馆,“中国芯”的自主研发故事令人振奋。同学们在互动展区探秘芯片微观世界,亲手焊接电路、组装收音机。当简易设备传出清晰声响时,“科技自立”的意义变得可触可感。“从零件到成品的每一步,都是突破卡脖子难题的缩影。”一位同学的感悟道出大家的心声。


照片7.jpg



漫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民国建筑的青砖灰瓦间流淌着治学底蕴。李瑞清“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训诫、程千帆“伏案治学”的往事,让“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愈发厚重。与南大学子交流学术心得时,同学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成长回响:

让资助育人绽放实践光芒


这场跨越600年时空的研学之旅,最终在三校学生心里沉淀为一份特殊的“成长账单”。三校将以此为新起点,联合设立“发展型资助育人共同体”,持续推进资助研学活动常态化,让更多学子在实践中汲取养分,以资助育人的温度,照亮青春奋斗的征程。正如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受助学生张秀玉在调研报告中写道:“当资助不再是打到卡上的数字,而成为丈量山河的脚步,我们才真正读懂了‘自强不息’的注脚。”



图片
56955c0a1a84c35f4bd3114f44b05764.png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60号 邮编:250011 联系电话:0531-51793720 邮箱:sdzizhuxc@163.com

版权所有: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鲁ICP备09068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