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爱伴夕阳红,用青春力量助推智慧养老


作者:管理员 来源:网站管理部门 发布时间:2022/7/30 阅读次数:1269

登陆后才能查看

“爱心传递”资助育人品牌

爱伴夕阳红  用青春力量助推智慧养老

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爱心传递”主题育人活动纪实

 

 


 案例背景 

为充分发挥资助育人成效,为国家培养人才,新发展阶段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能仅仅满足学生的物质生存需求,更要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山东建筑大学高度重视受助学生爱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根据《关于组织2021年“爱心传递”主题育人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学校在夯实保障型资助的同时,积极探索“资困-励志-强能-善施”的发展型资助,依托好学校“心连心”资助育人文化节,利用好学校“硬环境”和“软环境”,结合党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文明教育、社会志愿服务等,开展系列“育心”活动,实现对学生感恩互助、奉献服务等优良品格的培育。同时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开展公益实践、实施“筑梦”励志强能训练营、“E心双环”双创能力提升计划等,搭建起强能平台,推进学生能力提升,把“助学”延伸到“助成才”。山东建筑大学在资助育人工作中通过办活动、建平台,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有学上,更要上好学,切实推进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受益”、“全覆盖”的良好局面,形成了精神培育与能力拓展的长效育人体系。


 案例概述 

山东建筑大学资助中心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目标,在“资困-励志-强能-善施”发展型资助体系的实施下,通过开展公益实践,积极探索“资助+实践”的育人模式,引导学生到基层、到社会,将自己所学与社会发展相融合,实现“受助-助人-自助”的发展路径。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自2013年起组织获得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的优秀学生成立“爱伴夕阳”实践团队,让学生以传递爱心,服务社会养老事业发展为主题,结合所学专业,开展智慧养老调研。团队成员积极响应国家对老龄事业和养老体系的关注,结合国家和省政府“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在济南市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志愿实践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关爱的同时积极探索当前济南市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用青春力量助力智慧养老模式的推进和普及。通过搭建“资助+实践”育人平台,创新资助育人模式,引导受助学生在调查研究中体察国计民生,在服务奉献中践行青春使命,在知行合一中提升实践能力,教育受助学生主动从“受助者”转变为传递爱心、担当社会责任的“助人者”。



具体实施 

(一)上好“一堂调研课”:在调查研究中了解国情社情

山东建筑大学“爱伴夕阳”实践团队立足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调研济南市各区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以传承敬老、养老传统美德,关爱“夕阳群体”为落脚点,在前期广泛查阅文献、政策要求,走访地区相关部门的基础上,深入济南各社区、养老院、商场、景区等地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智慧养老、社区养老、精神养老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在实地调研中充分了解了我国当前养老事业的发展状况,对国情社情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依据调研情况,团队形成了近万字的调研报告,为济南市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为推动智慧养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团队组织成立了“互联网+智慧养老”项目竞赛团队,引导学生将调研结果反哺到专业知识学习中,应用到专业能力提升中,回馈到社会服务中。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团队成员与老人现场交流养老现状 

在养老机构向负责人调研养老需求等问题

(二)传递“一种真信念”:在奉献中践行青春使命

团队成员在实地问卷调研中发现,老年人对文化娱乐生活、积极健康的社会活动等各种精神慰藉需求更为迫切,他们面临的生理上与精神上的双重困难也让队员们真切体会到关爱老年人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基于这一问题,团队成员先后前往华森老年公寓、燕山养老服务中心、燕柳老年公寓等多个养老机构,组织交流谈心、文艺表演、手工制作等活动为老人带去精神慰藉和陪伴需求,用实际行动传递服务社会的信念、传承敬老爱老的优良精神。

“孩子,你们来了!”实践团队每到一处,养老院的爷爷奶奶总是拉住大家热情交流,气氛融洽。为了让老人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和祝福,队员们认真准备,他们与老人们促膝谈心,详细询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鼓励他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且围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常态化下的防护要求,向在场的老年人讲解了简单实用的防疫知识,提高老年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根据前期的精心准备,志愿者们为老人表演了精心准备的合唱,邀请老人一起唱红歌,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组织趣味剪纸、折纸以及涂鸦等活动,两辈人热情互动,现场氛围其乐融融,一位老人紧紧拉着志愿者的手说:“谢谢你们,记得要常来。”看到老人们灿烂的笑容,听到老人们爽朗的笑声,队员们充分体会到了这次慰问活动的意义所在——传递爱心,在奉献中践行青春使命。

 

1/6    团队成员与老人热情交流 >>

2/6    团队成员与老人合影留念 >

3/6    团队成员与老人一起聊家常 >

4/6    团队成员与老人话别 >

5/6   团队成员帮助老人使用手机 

6/6    团队成员与老人一起做手工

(三)发挥“一份硬实力”:在社会帮扶中促进知行合一

面对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智慧养老推进不全面的情况,“爱伴夕阳”实践团队意识到随着老年人口的激增,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对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当下“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大发展建设健全“智慧养老”服务格局引发了团队成员的思考。为进一步了解济南市智慧养老模式建设和应用情况,更好地结合学生学科优势推进养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爱伴夕阳”实践团队先后前往济南市“智慧养老”模范单位,槐荫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槐荫12349养老信息平台进行交流学习以及志愿服务。成员集中参观了具有槐荫特色的“1+4+N”(1平台4中心N赋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该体系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资源整合,科技赋能,全面提升居家老人的生活品质。工作人员现场志愿者演示了槐荫区12349线上接单的服务流程。老人不但可以通过电话拨打58012349寻求服务,还可以通过智能APP以及养老服务网进行网上下单。下单之后,服务会转到坐席呼叫中心,坐席人员联系服务商上门提供服务,使整个服务形成闭环,实现了智能化的管理。在参观学习中,成员们深受启发,也对接下来如何发挥计算机的学科优势推进社会养老服务有了清晰的方向。

结合调研数据和参观学习情况,团队成员依托专业优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专业课教师的带领下研究讨论智能养老项目建设等相关的科研创新项目,团队成功立项《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养老项目》和《人体生理指标智能检测与数据处理研究》两项“国创计划”,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优势,为社会养老服务质量提升集智出力,为老年人健康管理与监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在推进智慧养老项目的基础上,学院依托“E心双环”双创能力提升计划,在专业工作室、社团、创客空间等条件的支撑下,影响带动学院近百名受助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其中在齐鲁软件设计大赛、网络安全技术大赛、蓝桥杯等赛事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近100余项,其中国家级36项,省级80余项,学院学生实践能力在推进实现养老事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提升。

“爱伴夕阳”实践团队


团队成员前往槐荫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

参观智慧养老平台建设

并与智慧平台工作人员合影

团队成员就调研情况进行交流

并研讨智慧养老项目




活动成效 

山东建筑大学“爱伴夕阳”志愿实践活动自2013年开展以来,吸引了众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注和参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辐射力和作用力,至今已成功组织开展调研实践活动20余次,先后有近200余名学生参加,走访近百家养老社区和机构,服务老人近千名。团队的志愿实践事迹先后被中青校园、齐鲁晚报、今日头条、大学生网报等各大主流媒体报道,动员了社会力量对社会养老事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先后8次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调研山东”优秀服务队、“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优秀服务队,2021年团队成功入选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开展的“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展示点赞阶段。对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关爱老人,传递爱心提供了较好的指导意义。实践证明,依托社会实践活动,搭建起“资助+实践”的育人平台,激活了资助育人的新模式,促进受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增长见识、练就本领,在调研服务中的完善人格、向善而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反哺社会、报效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团队事迹被中国青年网报道

 

部分省级优秀服务队获奖证书

(一)促进了受助学生增长见识、练就本领。

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爱伴夕阳”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培育受助学生近千名,据统计,2020届毕业生中,4名受助学生被保送推免至双一流院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有3名受助学生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等。目前在校生中,其中有2名获得国家奖学金,1名学生获评山东建筑大学校长奖章称号,多名学生被评为山东建筑大学优秀学生。在众多优秀受助学生中,还涌现出了史善力、宋卫星、谢泽贤、刘龙翼、郑博等励志榜样,其中史善力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并被保送至浙江大学,宋卫星获评山东省优秀学生,被保送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龙翼、郑博等多名同学获省级优秀学生表彰。在实践调研中发现的社会问题不仅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感,而且在社会调研中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知行合一,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受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提供解决方案,“倒逼”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帮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增长见识、锤炼本领,从而形成了从“受助”到“助人”再到“自助”的良性循环。

(二)促进了受助学生完善人格、向善而行。

相比较物质帮扶,山东建筑大学通过搭建“资助+实践”育人平台,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体会民生民情,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给予了受助学生强烈而深刻的感受,对于他们人格养成、素质培育和精神追求给予了强大的助力,实现了受助学生从“受助”到“助人”精神上和角色上的转变。实践中受助学生用自己的能力为老人带去了心灵的慰藉和关爱,对于长居养老院的老人来讲,青年大学生的到来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是他们平淡生活的调味剂,正如活动中老人紧紧握着志愿学生地手反复说着:“下次再来,下次再来。”又如那名郑重记下来访志愿者的电话,并期待保持联系的那名爷爷。团队在调研的过程中更是影响了一大批青年群体对老年人晚年生活及社会养老服务的关注,鼓励了更多青年群体投身到对老年人的爱心传递中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社会向善向美发展。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60号 邮编:250011 联系电话:0531-51793720 邮箱:sdzizhu@163.com

版权所有: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鲁ICP备09068134号